1. <source id="obpl8"><bdo id="obpl8"></bdo></source>
    2. <u id="obpl8"></u>
        1. <i id="obpl8"></i>
        <blockquote id="obpl8"><wbr id="obpl8"><thead id="obpl8"></thead></wbr></blockquote>
        1. <acronym id="obpl8"></acronym><video id="obpl8"></video>
          信息網_資訊網

          經典美文聯系我們

          周口信息網 > 熱點信息 > 正文

          85歲教授理財被騙15萬,誰能保衛2.6億老人養老錢?

          網絡整理 2023-07-04

          (原標題:85歲教授理財被騙15萬,誰能保衛2.6億老人養老錢?)

          采寫/一然 編輯/陳紀英

          戴安是一位有著傲骨的自信女人,也是一家律所合伙人。

          功成名就的她,正準備開啟逍遙自在的退休生活,卻因一場龐氏騙局,被騙光了養老金。這是經典人氣美劇《傲骨之戰》第一季的劇情。

          真正的現實,遠比劇情更能戳中痛點。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總數達2.64億。另據天眼查數據研究院與百度財經聯合發布的《大健康時代新機遇:未來生活的前置思考》(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中國65歲及以上老人預計在2022年超過14%,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為了應對養老挑戰,11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年工作意見》正式下發,明確提出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但居家養老仍是主要模式。

          當多數人都在為老有所養奮斗時,詐騙群體卻在費盡心機“算計”老年人的“養老錢”。前述報告顯示,超七成用戶生活周圍存在成老年人被騙經歷,多次被騙的比例也高達20%。

          《財經故事薈》采訪了四個深陷騙局的家庭,他們中不乏高知老人。養老錢被騙后,老人不僅損失錢財,而且身心受損,被迫與騙子斗智斗勇的子女,更是心力憔悴,家庭負擔陡然加重。

          一場沒有硝煙的養老錢“保衛戰”剛至中場。

          985大學退休教授,被騙15萬“養老金”

          “貪財,怕死,沒文化”。

          林紳開玩笑說,這就是晚年的父親,“別看我爸以前是教授,到現在都不會用智能手機,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林紳父母今年都是80多歲。父親退休前是985大學教授,曾出國留學,擔任過博士生導師。母親退休前是事業單位干部。老兩口的退休金每月2萬多,也算吃喝不愁。

          但過慣了苦日子的父母卻非?!皳搁T”。

          林紳想幫父母安個攝像頭,可父母怕費電,不讓安;“房子面積不小,卻看不見墻,因為都被東西堵上了,過期食品也不舍得扔”。

          東摳西攢,父母存了不少養老錢。林紳經常囑咐父母,別亂買理財,擔心他們被騙走“養老錢”,“年輕人錢沒了能再賺,老年人一輩子就攢那么點錢,都是保命錢”。

          但父母并沒有上心。2013年,林母認識一位理財機構業務員,是個小女孩,租住在隔壁,常到家里蹭飯,甜言蜜語哄騙老人購買了理財產品。

          “我媽聽說年收益是15%,穩賺不賠,就跟我爸商量,買了3萬,后來每年追加3萬,陸續買了5年”。

          直到2018年初,林紳才從父母的聊天中,知道這件事兒。

          “我當時就覺得這小機構不靠譜”。謹慎的林紳用天眼查一搜,發現公司存在多起勞資糾紛、法律訴訟,多次拒不履行還款義務,風險昭然若揭,“這就是個老賴公司”。

          他讓父母趕緊把錢退出來,卻遭到了拒絕。

          林紳很氣憤,“你們寧愿相信一個不熟悉的姑娘,不相信自己親兒子嗎?”

          后來,他反思了一下,“為啥我爸媽不信我,卻信陌生人?因為騙子專撿老人愛聽的說,而我老唱反調,他們就不高興?!?/strong>

          硬剛不行,就“曲徑通幽”,聽說理財公司要開年會,林紳假意陪父母參加。

          到了現場,他私下找到公司負責人,“你們不要欺負老年人,他們是老了糊涂了,但背后的子女還很強大”,林紳亮出了媒體人的身份。

          也許是忌憚林紳的強硬態度和媒體身份,這家公司給付了林紳父母本金。林母介紹購買理財的五個朋友,也因為林紳的關系,追回了大部分資金。

          后來,這家公司爆雷,300多人報案,大多數投資人血本無歸。

          當林紳再用天眼查去查詢這家公司時,發現其已被吊銷,“我父母算是幸運的,就是這些錢讓人白用了五年”。

          林紳父母的遭遇并不罕見,前述報告顯示,理財、養生是老年人被騙“重災區”。

          《財經故事薈》也咨詢了退休規劃師莉莉,她提醒老年人,盡量別買中高風險理財產品,買低風險產品也必須尋找專業靠譜機構。在購買理財前,最好使用商業查詢工具,調查一下公司資質,進行事前風險預警,才能“少踩雷或不踩雷”。

          圖便宜報了百元旅行團,卻被忽悠43萬買“海景房”

          “快被我媽氣死了,太容易相信別人了”。

          每次提起媽媽買房被騙,小北都覺得心塞。

          2016年,從湖南某企業剛退休的小北媽,來北京散心。當時小北正處于996的高壓狀態,無暇顧及媽媽。小北媽就經常一個人在附近閑逛。

          一位熱情的導游主動上前推銷,“阿姨,報個團吧,才100塊錢,可以到海邊玩兩天一夜”。

          聽說去看海,價格又便宜,小北媽立刻動了心。導游告訴她,這個團的目的地是山東龍口,管吃管住順便看看房子,“這價格比您在北京吃頓飯都便宜,而且,房子買不買您說了算”。

          沒來得及告訴女兒,小北媽就收拾東西跟著一伙老年人,坐大巴去了山東。

          此時的她還不知道,這可能是她這輩子“最貴”的一次旅游。

          到了龍口,顧不上讓老年人休息,導游就帶著大家看樓盤。這時,小北媽才后知后覺,“這哪兒是旅行團,明明就是看房團!”

          “海景房2000塊一平,多便宜??!您女兒在北京租個老破小單間,一個月2000元還不夠呢?!”

          “小區附近要開辦老年大學,買房就能去上學,想學啥都有”。

          售樓員的連番轟炸,說動了小北媽,她選了一套總價43萬元的海景房,刷卡交了5萬塊定金。

          交錢后,對方嘴臉立刻變了。說好的海景房,變成了內陸房,最初聲稱可以貸款,后來又要求一次性交全款。

          小北媽后悔了,想退錢。但售樓員告訴她,5萬塊錢是“定金”不是“訂金”,法律上有規定,定金是不能退的。

          拿不回“定金”的小北媽,只能掏出全部積蓄,交了房款。

          一年后,她才敢把這件事告訴女兒。

          如今,房子雖然交了,但之前承諾的大型醫院、大型商場,以及心儀已久的老年大學,都不見蹤影。因為配套設施不完善,小北媽壓根無法入住,房子至今閑置,想轉賣卻無人問津。

          類似的“假旅游、真賣房”騙局,不在少數。

          人民網的“領導留言板”里,就有一位北京市民投訴稱,他于2019年5月就以旅游名義,被騙到山東龍口買房。售樓員把“化工島說成中日韓自貿區和旅游島”,“以欺騙手段脅迫老年人”?!斑@不是本人意愿,強烈要求退房!還我一生養老錢?!?/p>

          知道實情的小北,又氣又急,要找有關部門維權??尚”眿尣煌?,她害怕對方打擊報復,甚至在《財經故事薈》主動聯系采訪并承諾匿名時,小北媽也猶猶豫豫,不敢接聲。

          “被騙還忍氣吞聲,一點維權意識也沒有”,小北很生氣,卻不敢過多責備媽媽。

          買房被騙后,小北媽天天失眠,血壓也升高了,身體越來越差。

          擔心媽媽再次被騙,小北在她的手機里下了一個天眼查APP,她反復告訴媽媽,做任何與金錢有關的決策之前,一定要好好查一下對方資質、信用、風險,不要再隨意投資了。

          戴8000塊手表的體面老人,買黑茶被騙40萬

          “我懷疑是姥爺的手表,引起了騙子的注意”。

          田恬姥爺今年75歲,倆兒子一個女兒,都生活在河北。

          年輕時,姥爺是村里的“體面人”,帶領一伙人干工程,辛辛苦苦一輩子,攢了幾十萬元。

          60歲開始,老兩口每個月光社保就能領到4000元,女兒負責給老人買菜做飯,偶爾置辦衣物,手表就是女兒給買的,花了8000多元。

          別看姥爺年紀大,但心態很年輕。他經常上網購物,喜歡自己開車溜達,偶爾還去居委會幫幫忙?!靶^年輕人見了姥爺,都熱情地喊一聲叔”。

          2013年,姥爺去小區院里抖空竹,遇見一位老鄰居。鄰居把姥爺拽到一邊,神秘兮兮地說,“我買黑茶賺到錢了,你也買點,咱多攢點養老錢”。

          恰好姥爺也想賺錢減輕兒女負擔,看到對方還提供了貌似正規的合同,姥爺更是深信不疑。他偷偷從家里拿出10萬元,購買了藏品名為“王者風范”的黑茶。

          這份合同,田恬后來才在姥爺朋友圈看到。上面顯示,黑茶單價每克是2萬元,整件藏品價格900萬元,發行公司擁有該藏品50%的所有權,出資10萬元的姥爺,擁有1.11%的所有權,但具體收益,卻沒在合同上體現。

          田恬回憶,一開始姥爺應該是賺了點錢,他曾掩飾不住喜悅地告訴家人,自己投了一萬塊錢買黑茶,每天都有進賬——其實,姥爺是怕家人不同意就瞞報了金額。

          后來黑茶收益不斷下跌,聽說沉香比黑茶收益高。2017年初,姥爺又投入30萬購買了沉香。到下半年,連續幾個月沒有分紅,姥爺慌了,告訴家人自己被騙了。

          四年時間,姥爺陸續投入了40萬,老鄰居投入70萬,兩位老人的晚年積蓄,幾乎血本無歸。

          為了給姥爺維權,田恬去查詢公司信息。驚訝地發現,售賣黑茶的海南世紀民榮實業有限公司已經改名為海南奇楠沉香實業有限公司,與提供沉香投資的海南奇楠沉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都是同一個法人。而天眼查風險提示,上述公司已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

          事后有媒體報道,上述公司并沒有相關資質,也未在金融機構備案,這一案件總共涉及4萬余人,涉案金額高達7億,受騙者多是中老年人。

          金錢損失是小,姥爺被騙后,精神受到重創,茶飯不思,不到一年就暴瘦了30多斤。那段時間,全家人都很擔心,怕他想不開。

          身體也大不如前,“血壓居高不下,經常吃藥、打針,高壓還持續在160以上”。原本生龍活虎的老人,還患上了腎結石,切掉了一個腎,成為了醫院的???。

          出院之后,姥爺變得沉默寡言,不愛出門了。日常除了去公安局打聽進展,沒事就窩在家里刷手機。

          有一天,他刷到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里的“達康書記”代言了天眼查,說覆蓋了3億用戶,還說“重要決策前”多查詢可以防坑避險。

          姥爺突然有些懊悔,“如果以前有風險意識,提前看看這個機構的資質,查查風險信息,就不至于被騙得這么慘”。

          襪子壞了不舍得扔,買“神仙水”花了5萬多

          葉文很難過。她沒想到,母親會當眾指著她的鼻子,罵她不孝順。

          葉文是蘇州人。父母70多歲,退休前,父親是小學教師,母親是會計,老兩口每年退休金加起來將近20萬。

          家境殷實的葉文,還有套房子出租,租金由父母收著。老兩口不差錢,但生活仍很節儉,穿破的襪子也不舍得扔。

          除了幫葉文照顧孩子,父母最大的愛好就是買保健品,特別舍得花錢。11月22日,父母送孩子上英語課時,認識了一位賣土特產的年輕人,說掃碼就能免費領10個雞蛋。父母欣然領了20個雞蛋,也就此掉進了保健品推銷局。

          11月27日,葉文無意間發現一張欠條,上面顯示母親支付了5.7萬元,購入了120瓶賽鼎(cellfood)保健品,因為產品儲備不足,暫時欠貨。

          一看到金額,葉文就懵了。

          她趕緊搜索了這款保健品,發現就是一種植物飲料,配料表也只有純凈水、海洋深層水、米醋、海洋紅藻等成分,蛋白質含量為0。

          葉文不確定父母購買的賽鼎是不是進口的cellfood,但可以確定的是,商家宣傳不靠譜。推銷員聲稱這款植物飲料可以降血壓還能升血壓,甚至包治百病。

          其實,早在2014年,上?!缎侣劤繄蟆肪推毓膺^這款植物飲料,稱其真實成分就是醋。按照報道,這個產品就算是進口賽鼎,其進口價也就35元左右,而葉文父母的買入價,竟然高達475元。

          她提醒父母,不要上當受騙??筛改冈缫驯簧疃认茨X,并沒有理會她,每天都去營銷機構上課。父親還記了筆記,上面寫著“學習讓人精神振奮”。

          “我體諒父母對生命的渴望,對死亡的恐懼,但我不甘心,也不舍得他們被騙”。憤怒的葉文選擇報警。

          11月27日,她帶著警察沖進了以土特產作為門面包裝的營銷機構,怒斥對方虛假宣傳,商家這才承諾全額退款。

          可葉文的父母堅決不同意,怒罵女兒不尊重他們,不舍得花錢給他們買保健品。

          “這是高科技的東西,吃少了不管用,別人都是一次買300瓶,這里有老人吃了好幾年,身體特別棒”。

          看著激動的父母,葉文只能妥協。她答應父母先買10瓶試喝。

          回家后,葉文用天眼查專門查詢了這家機構,發現這家公司2021年8月才注冊,業務相當多元,包括健康咨詢、食品銷售、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體育用品銷售等等。

          此時,她才恍然大悟,原來附近的土特產、艾灸館都是一家的,前端業務人員以不同形式招攬客戶,吸引老年人辦理會員卡,通過持續培訓洗腦,哄騙老年人高價購買保健品。

          拿著查詢截圖,葉文嘗試與父母再次溝通,她告訴父母這家機構剛成立,“不可能有幾年前的成功案例,再說你們怎么確定,那些人是不是托?!”

          父母有些動搖,畢竟他們也不信有包治百病的神仙水,但還是決定再試三個月。

          葉文對此深感無奈,她的主業是做投資,在職場上,她可以說服身價上億的大客戶,但在家里,卻無法說通固執的父母。

          但葉文不想就此善罷甘休,她警告機構負責人,如果敢讓父母越陷越深,一定維權到底。(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采訪手記

          盡管騙子套路各異,但老年人養老錢被騙,一個共性原因就是信息不對稱,無法分辨騙子所言虛實。

          推動信息透明化的天眼查等商業查詢平臺,成為保衛“養老錢”的堅實數字盾牌。

          目前,天眼查收錄了近3億家社會實體信息,300多種數據維度,匯總企業司法、經營、監管等企業自身及周邊風險,一目了然。

          買保健品、找旅行社、買養老房、投資理財等,都可以在天眼查上提前摸底企業基本情況,避免跳坑踩雷。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財經故事薈 發表,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信息網轉載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Tags:[db:TAG標簽](959509)

          轉載請標注:信息網——85歲教授理財被騙15萬,誰能保衛2.6億老人養老錢?

          搜索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_国产精品女人呻吟白浆在线观看_国产三级aⅴ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在线观看永久精品